市標圖案以“遼”字為主創元素,用狂草手法演變出“旭日初升、祥龍飛天、神鹿跳躍、遼水奔騰”的形態造型,巧妙蘊含了龍山、遼水、鹿鄉等遼源元素,寓意遼源充滿活力、充滿希望、蒸蒸日上,充分體現了“皇家鹿苑”、“東遼河畔明珠”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化城市魅力,展現出遼源人豪邁大氣,敢為人先,創新發展,勇于開拓,闊步邁向未來的時代精神。
  整個市標簡潔明快、動感十足、色彩標準采用紅黃綠藍漸變成五彩圖騰,分別代表“五城遼源”,勾勒出遼源天藍、日麗、水碧、山青的美麗畫卷。

科學做好幼小銜接

主題:

科學做好幼小銜接

時間:

2022-07-26

嘉賓:

遼源市教育局副局長 郎冬巖

摘要:

做好幼小銜接工作,是國家教育部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,落實全面育人的重大決策。是幫助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順利過度,緩解銜接坡度,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的有效手段。做好幼小銜接也是幼兒園家長一直比較關心的話題,為了幫助家...

文字直播

主持人:
大家好!歡迎來到市政府門戶網站訪談節目。今天,我們邀請到的訪談嘉賓是遼源市教育局副局長郎冬巖。本期我們共同交流的訪談內容是“科學做好幼小銜接”。郎局長,您好![2022-07-26 09:31]
郎冬巖:
主持人好,各位網民朋友大家好,非常高興能通過今天的訪談與大家進行溝通和交流。[2022-07-26 09:32]
主持人:
近幾年來,國家高度重視學前教育,陸續出臺了學前教育規范發展的系列文件,明確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主,禁止教授小學的內容,但是,大部分家長普遍認為,如果在幼兒園階段不提前儲備些小學的知識內容,擔心孩子進入小學跟不上,下面請郎局長介紹一下幼兒園該如何科學做好入學準備?[2022-07-26 09:33]
郎冬巖:
3—6歲是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基的重要階段。幫助幼兒科學做好入學準備教育,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。當前,“知識為本”“升學為重”等觀念違反了教育規律,將整個社會的焦慮投射到年幼兒童的身心。幼兒園應深入貫徹落實《3——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》和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,充分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,實施科學的保育教育,入學準備教育不單是學前一年,而是貫穿于幼兒園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過程。因此,幼兒園要引導幼兒感知、思考、表達和創造,這是最重要的入學準備。此外,幼兒的心理準備、習慣和能力的準備也非常重要。因此,入學準備不是讓幼兒去提前學習小學的內容,而是要讓幼兒充實感性經驗,提升學習能力,養成學習習慣,調整情緒情感,為小學學習打基礎。這需要幼兒園、教師和家庭的共同努力,為幼兒順利實現幼小銜接助力。[2022-07-26 09:36]
主持人:
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相互呼應的過程。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兒童早期成長過程中一次重要的轉折,請郎局談談,小學要如何實施入學適應教育?[2022-07-26 09:36]
郎冬巖:
兒童對初入學能否適應,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其今后對學校生活的態度和情感,并影響將來的學業成績和社會成就。小學應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發展規律,主動加強與幼兒園教育的銜接,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,落實免試入學,實行“零起點”教育,根據新生的特點改革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,采取游戲化、生活會、綜合化等方式實施。入學適應工作的重點是教師的入學適應意識,真正把眼前的每一個新生看作正處在過渡階段的兒童,真正去關注新生的需要和特點,真正有針對性地采用靈活適宜的教學方式。因此,入學適應的核心是課堂,關鍵在教師,根本在了解和理解兒童,真正變任務中心為兒童中心,真正最有效地促進兒童的自主學習和有效學習。[2022-07-26 09:38]
主持人:
我市推進幼小銜接具體作了哪些工作?[2022-07-26 09:39]
郎冬巖:
一是試點先行。根據國家和省文件精神,市、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了幼小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,遴選龍山區和東豐縣作為幼小銜接實驗區,兩個實驗區共選擇31所幼兒園和 9所小學作為試點園(校),建立幼小協同合作機制,2021年9月起啟動,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。二是建立幼小協同機制。建立幼兒園和小學學習共同體,加強幼兒園和小學度合作,召開全市“幼小銜接 科學保教”現場會等多種形式的交叉培訓交流和銜接活動,深化幼兒園和小學在課程、教學、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合作,切實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。三是強化宣傳引導。以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為契機,加大宣傳力度,全面總結、廣泛推廣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以來工作經驗和典型做法,在全市幼兒園遴選優秀視頻案例4個推送到省教育廳,其中,市第三幼兒園活動案例被省教育廳推送到教育部。同時通過培訓講座、媒體信息和網絡宣傳專欄等方式,有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,宣傳展示幼小雙向銜接的科學理念和做法,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準備、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的危害。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,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,配合幼兒園和小學做好銜接和過渡。[2022-07-26 09:42]
主持人:
非常感謝郎局長的介紹,同時也感謝廣大網民的參與關注。[2022-07-26 09:43]
郎冬巖:
不客氣,大家有什么問題,可以咨詢市教育局,咨詢電話:0437-3292868。[2022-07-26 09:44]
主持人:
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,網友們再見![2022-07-26 09:44]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